高淳湖滨高级中学

人气指数:7 页面更新时间:2016-07-18 03:32
网站介绍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属于三星级的高级中学,学校同时也是南京市的重点学校。学校开始创办于公元1979年,至今为止办学历史三十六年。学校是一所全新的学校。它是在2005年经县政府批准,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同时,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又是一所有着三十年办学经验的老学校,它的前身是高淳县第二中学。

学校历史发展: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是一所全新的学校。它是在2005年经县政府批准,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的一所现代化学校。同时,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又是一所有着三十年办学经验的老学校,它的前身是高淳县第二中学,创建于

197 9年,1996年升格为南京市重点中学,2003年转评为江苏省二星级学校。

2005年,根据高淳县人民政府《十一五期间教育布局调整工作意见》,原第二中学初高中剥离,高中部搬迁至此,成立“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2006年秋开始以16轨面向全县正式招生。

高淳湖滨高级中学师资:

1、拥有一支充满活力的领导队伍

学校校长室现有校长1人,副校长3人,均为中共党员,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41岁,均具有高级职称。四位校长均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有多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参加过相应的岗位培训,每位校长都发表过多篇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论文。在遵纪守法、教书育人等各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表率带头作用。

学校中层现有12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40岁。学校中层全部采用聘任制,由校长室一年一聘,并制定相应的 “岗位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每学年结束,全体中层干部向全校教职工述职,接受全体教职工和校长室的双重考核与评议,对群众不满意的或是工作中出现重大过错的领导,学校立即作出严肃处理。“聘任制”“责任制”“考核制”的实施,激发了教师参予管理的竞争意识,鼓励了中层领导的积极性,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使我们这支领导队伍,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打造了一支学习型、思考型、研究型的教师队伍

学校一直认为,教师是一个文化群体,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历史沉淀;而教书则是一门艺术,一门育人的艺术。因此,每个教师都应该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为此,学校除了在舆论上大力宣传大加倡导之外,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促使教师的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1)注重师德工程,净化教师心灵。“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此话不仅适用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上,同样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灵塑造方面。为此,学校一贯注重“师德工程”的开展。每学期,由校长室制订“师德工作计划”,并有副校长专门负责对计划的落实检查、督促与总结。学校未出现过一例违纪国法或违反教育系统工作条例的现象,涌现出了吴强辉、史天蔚、孙广道等一批县市级师德标兵。

(2)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注重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以前的教研活动都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虽然人员较多,规模较大,但流于形式的也居多。学校设立了年级备课组,教研活动主要以备课组为单位,这样就密切了活动内容与活动参与者的关系,提高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形式多样的备课组活动,教师的学习、思考习惯得到了强化,研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3)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对新分配来校的年轻教师,学校为其聘请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负责新教师的培训工作,为期三年。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要召开一次“青蓝工程”大会,为聘请的老师颁发聘书,并实施“青蓝工程”考核制度,明确工作的内容、目标及考核条例,明确各自的义务与权利;同时,加强对工作进程的检查、督促与验收,保证将“青蓝工程”落到实处。通过此项工作,一方面帮助了新教师的尽快成长与成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老教师的自我更新,使他们更趋成熟。

(4)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强练教师内功。我校的培训工作由教科室具体负责,做到了“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例如,为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养,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织学校经验丰富阅历较深的老教师对三十五周岁以下教师开设讲座;开展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教学新秀评比;青年教师演讲比赛;名师示范课以及青年教师汇报课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教师生活,浓厚了学术讨论与研究气氛,也使教师得到了锻炼。县学科带头人曹春华、王红珍等;县优青卞玉牛、施业金等;市优青邢华杏等便是从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并锻炼成长的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工作仅一年的张福美同志,参加南京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就荣获了二等奖。

(5)倡导终身学习,鼓励教师不断进取。学校大力倡导终身学习,鼓励教师不断进修,不断进取。为此,学校专门制定了 “教师学历进修奖励条例”,对进修并取得高一级学历的教师进行物质补助与经济奖励。现学校仅参加“教育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就有10位教师,其中杨国顺、徐才头老师已通过了全部课程的考试。

当前,一种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勤于研究的学术氛围与良好习惯正在我校逐步形成,涌现出了一批在县内外有较高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研究风格的教师。现有123位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者118人,占95.93%;具有中高级技术职务的73人,占59.3%;市青年教师3人,县学科带头人12人,县青年教师11人,有8人被评为市德育先进人个和市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被评为市班主任,1人被评为市 “十五”师训干训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市党务工作者,有25人被评为县“教育工作者”。

学校基础设施: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座落在高淳开发区古檀路008号,位于高淳新区中心,占地128亩,建筑总面积39600平方米,四层式(每层拥有四个教室)教学楼 3幢,行政楼1幢,实验楼1幢,体育馆1幢,图书馆1幢,艺术楼1幢,女生宿舍2幢(每幢四层),男生宿舍2幢(一幢为五层,一幢为四层),师生食堂1幢(三层);有400米塑胶跑道的运动场,6片篮球场。共计教室48个(现开设36个班级),多媒体教室4个,美术教室2个,音乐教室1个;实验室12个;学生机房4个。

学校拥有800平方米的多功能报告厅,校园广播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医务室等。学校图书馆藏书174846册(其中电子图书 1711片,资源库电子图书100000册),教师办公用笔记本电脑人手1台,教学用电脑232台,以及的体育艺术、卫生医疗教具和器材。

高淳湖滨高级中学教学理念:

1、坚持育人为本,德育工作常抓不懈

学校严守“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方针,始终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批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德育工作已成为我校一个鲜明的特色。

2、加强课程开发,完善评价体系

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资源和县的历史地理文化资源,不断开拓校本课程。已开发的校本课程有35种,如《诗词阅读与欣赏》、《英语情景交际口语》、《物理思维方法》、《化学与生活》、《高淳旅游地理》等。 2003——2006年,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分别开设选修课程91、78、48门次,共计217门次。

在对师生的评价方面,学校打破了“以成绩看老师,以分数看学生”的单一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学校采用了“过程考核” 与“终端考核”、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德”与“才”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单一评价的片面性;对学生,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尤其是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了“教师评价方案”“学生评价方案”,实施了南京市关于“青春的证明”学习评价手册。

3、大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培养教师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

学校在课题研究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我校的课题研究,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十五”期间袁江涛同志主持的省学会课题《文学社团与中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中期评比获二等奖,并于2005年4月顺利结题;袁江涛、张学龙等主持的中国教育学会《生活作文》子课题结题报告获省一等奖,并于2006年3月顺利结题;夏孝林等主持的三个市规划和市学会课题也于2006年5月通过结题鉴定;“十五”后期滚动申报的省规划课题《营造学习共同体,提升实践智慧》课题在袁江涛同志的主持下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上级课题中期检查评比中获好评;十多个县规划课题也正在紧张的研究之中,其中任荣春、倪正胜、王红珍、杨柳老师主持的四个课题已进入结题准备阶段。我校教科室被评为“高淳县‘十五’期间先进教科研集体”,卞玉牛等四位教师被评为县“十五”期间教科研先进个人,每年都有数十位教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的刊物上发表。

教育教学研究锻炼了教师,也鼓舞了教师,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空前浓厚,教师的研究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必将取得更辉煌的成果!

学校管理宗旨:

1、注重制度建设,提高管理的科学性

学校在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推行人性化、人情化管理的同时,长期致力于规章制度的建设,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如:《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学校师德建设的若干规定》、《教职工考核条例》、《学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高淳县湖滨中学教学奖惩条例》等等。从校长到后勤,从教职工代表大会到学生的就餐管理,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到学生的日常行为,每一个具体的岗位,每一种教育教学行为,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职责要求,都有操作性强的考核规定。

学校实行党支部监督下的校长负责制,每项制度的实施,重大项目的决策实施,都须经过学校行政会,校长办公会议集体讨论,然后经过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表决。基本做到了民主办学,制度管理,提高了学校管理的科学性。

2、构建管理网络,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为提高学校管理的时效性,学校一直致力于学校管理网络的建立,在向先进学校、兄弟学校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思想,建立了符合本校实际的管理网络体系。

3、科学规划发展,铸造校园文化

学校历来重视学校的发展,根据高淳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狠抓落实。至此,已顺利完成了“十五”发展规划中所有的工作,制定并开始起动了学校发展的“十一五”规划。

加强“三风”建设,铸造校园文化,是学校历来重视的另一课题。抓住学校新建这一契机,更是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主课题。经过多方论证,结合学校特点,确定了“立德润身”的校训,拟定了“清正和谐,博见怀远”“清身乐教,穷理精义”“清心确志,敏学力行”为学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校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分“宣传发动、躬身实践、总结稳定”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博大、谦和、通灵、坚韧”的校园文化。

高淳湖滨高级中学教学特色: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1、德育工作常抓常新,硕果累累,是我校鲜明的特色。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原高淳县第二中学)的历任校长都重视德育工作,学校将德育工作当作一个专门的课题来研究。学校有专门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都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做到“人员、时间、基地”三落实,“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除通过一些常规的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会”、黑板报、读书参观活动、纪念庆祝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之外,学校在每个年级,都成立“家长学校”与“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共同教育管理学生;同时,学校也注重与兄弟单位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每学期都要安排二次以上的活动,请外单位的同志来学校上课,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学校也因此成为批“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并于 2002年通过复评,再次成为省级德育先进学校。

2、针对实际,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

高淳县湖滨高级中学(原高淳县第二中学)的生源文化素质较差,要跟生源较好的兄弟学校在文化成绩方面争高下,既没有可能,也不符合实际。针对这一状况,我们确定了“以德兴校”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同学,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学生为宗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我校政治、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师资力量较强的特点,结合个体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侧重培养他们某一方面的特长。经过几年努力,学校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人文见长”的办学特色正日趋成熟。

3、高考情况。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我校高考升学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年,二本以上上线18人,本科录取27人,高等学校共录取234人;2005年,二本以上上线57人,本科录取95人,高等学校共录取335人;2006年,二本以上上线63人,本科录取106人,高等学校共录取356人,其中政地类学科高考总均分为全县,美术本科达线人数全县。

体育艺术教育成绩显著。2003——2006年,学校体育、艺术类本科达线人数78人。

4、学校所获荣誉。

2003——2006年,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县文明单位、高淳县中小学法制教育先进学校、高淳县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奖、高淳县民主法治示范单位、高淳县武装工作先进单位、南京市学生体质检测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民族精神代代传”读书教育活动中荣获奖、南京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南京市文明单位。

由于学校扎扎实实的工作,由于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学校赢得了学生、家长、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生源稳定,每年都能完成招生计划。

学校校园文化:

校训

立德润身

诠释:要求全体师生立身正己,养就高尚品德,滋润自我身心。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位,使高尚品德像清清湖水一样,洗尽师生心灵的尘埃;用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充实我们的头脑,提高师生科学素养和人文修养,把“养就高尚品德,滋润自我身心”当作我们湖滨人不懈追求的目标。

校风

清正和谐,博见怀远

诠释:每个湖滨人都要努力成为“清洁纯正”之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齐心协力,共创和谐。要博闻强识,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博览群书,胸怀抱负,营造师生和谐氛围,形成清明敦厚的校风。

教风

清身乐教,穷理精义

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个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形象,洁身自好,养就水一般的高洁品性,热爱学生,无私奉献,对学生施以“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同时,每个教师应该深究学理,精求大义,履行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风

清心确志,敏学力行

诠释:每个学生,要像水一样清澈纯净,摒除内心的浮躁,专心致志,面向未来,确定符合自身个性特点的远大志向;既要争分夺秒,又要讲究方法,刻苦而科学地学习,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办学理念

以德兴校

诠释:学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建立一支崇德精教的师资队伍,用“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理念武装教师;同时,强化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学习观。使师生道德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办学目标

内涵丰富 人文见长 质量上乘 和谐发展

教育思想

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管理策略

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

校园文化

博大 谦和 通灵 坚韧

诠释:高淳县南有固城湖,北有石臼湖,是鱼米之乡,孕育了独特的水文化。作为家乡两所公办普通高级中学的其中一所,学校校园文化与家乡文化紧密相联,追求水的博大,追求水的谦和,追求水的通灵,追求水的坚韧。

像水一样博大,虚怀若谷,兼容并蓄,通达而广济天下,跟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

像水一样谦和,施于天地而不争,谦虚豁达,和蔼可亲,润泽无声,惠及百姓。

像水一样通灵,或奔放或轻盈,或珠圆或冰清,随物赋形,浑然天成,充满灵性。

像水一样坚韧,滴水可穿石,万水总归东,断而更流,用柔克坚,百折不挠。

免责声明:
此页是<高淳湖滨高级中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我们收集于网络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网站资料
网站名称: 高淳湖滨高级中学
网站栏目: 网站简介 网站链接
网站链接: www.gchbgz.com
收录查询: [百度收录] [360收录] [搜狗收录] [必应收录] [谷歌收录]
网页版本: Mip版 手机版 电脑版
本页链接: https://wang08814634.honpu.com/